校讎通義

校讎通義怎么寫好看

校讎通義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清章學誠撰。三卷。作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為四卷,兩年後游大梁途中遇盜失去。五十三年,學誠將友人所抄存之前三卷校正改定,即今流傳之三卷本,第四卷竟不可復得。該書之作,旨在宗、補、正俗,實集中國古代校讎學之大成。其中不少論述與《文史通義》可互相發明。

詞語分解

  • 校讎的解釋 亦作“校仇”。 .一人獨校為校,二人對校為讎。謂考訂書籍,糾正訛誤。 漢 劉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秘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不得
  • 通義的解釋 .普遍適用的道理與法則。《孟子·滕文公上》:“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漢書·張湯傳》:“夫襃有德,賞有功,古今之通義也。”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將佐有敗,元帥必任其責

歷史知識推薦:軿車

漢代貴婦人所乘車之一種。《後漢書·輿服志上》注引《釋名》:“軿,屏也。四禁止,婦人乘牛車也。有邸曰輜,無邸曰軿。”太皇太后、皇太后非法駕,則乘紫罽軿車,左右騑,駕三馬。長公主乘赤罽軿車。大貴人、貴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校讎通義歷史

相關歷史

校讎通義_校讎通義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