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楠
1884—1971
福建廈門人,原名連才,別號思明洲之少年。新加坡華僑。早年經商,憤清廷腐敗,遂傾向革命。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蘇報案”起,以新加坡華僑團體名義致電駐滬英領事,反對引渡章炳麟、鄒容。並翻印《革命軍》(改名《圖存篇》)散發。三十年發刊《圖南日報》,任經理。三十二年同盟會南洋分會成立,舉為會長。三十三年發刊《中興日報》,與保皇派論戰。曾多次為同盟會發動武裝起義籌捐巨款,並協助安置被遣送的起義人員。1917年回國,孫中山聘為廣州大元帥府參議。1928年後任福建省政府委員。1933年重返新加坡。抗日戰爭期間拒絕汪精衛所授偽職,後卒於新加坡。
陳楚楠字典分解
楠國語字典 楠 nán 〔楠木〕常綠大喬木,木材堅固,是貴重的建築材料,又可做船隻、器物等。簡稱“楠”,如“楠葉油”。 筆畫數:13;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