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
亦稱不住。佛教名詞。“住”,即縛,“無住”,即無所系縛。指事物不為任何固定的性質所系縛,與“法無自性”、“性空”等同義,為現象之共性和本體。《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鳩摩羅什註:“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禪宗宣稱其法門“以無住為本”,即以“無住”為“人之本性”,認為人人都具有擺脫世俗成見,不為外物所“系縛”的能力,只要發揮這種能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可以從本性空寂的心體上,引發蘊藏著的“成佛”的“智慧”。
無住字典分解
無住的解釋 佛教語。實相之異名。謂法無自性,無所住著,隨緣而起。佛教稱“無住”為萬有之本。 唐 張說 《雜詩》之四:“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後生。應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無的解釋 無 (無) wú 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
住的解釋 住 zhù 長期居留或短暫歇息:居住。住宿。住房。住戶。 停,止,歇下:住手。雨住了。 動詞的補語(a.表示穩當或牢固,如“站住”;b.表示停頓或靜止,如“他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