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祇戶
北魏佛教寺院之依附農民。由平齊民或軍戶等充任。原統歸僧官都維那管轄,向僧曹交納租米。北魏後期逐漸變為各個寺院之附戶,倍受欺壓奴役,致有自縊溺死者。北周武帝消滅寺院,得以改為一般民戶。
僧祇戶字典分解
僧祇戶的解釋 北魏 僧官管轄的民戶。僧祇戶除向僧官輸粟外,不向官府供輸賦役。 北周 武帝 消滅寺院,這些人戶改為一般編戶。《魏書·釋老志》:“ 曇曜 奏:平齊戶及諸民,有能
僧祇的解釋 (1).梵語阿僧祇的省稱。意為無數,無量。 宋 晁補之 《鷓鴣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詞:“不勞龍女騁威儀。僧祇世界供遊戲,賢懿光陰比壽期。” 清 蔣士
戶國語字典 戶 hù 一扇門,門:門戶。窗戶。戶樞不蠹。夜不閉戶。 人家:戶口。戶主。門戶之見(亦指派別上的成見)。 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係的團體或個人:戶頭。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