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
“止”,梵文Samatha (奢摩他)的意譯,亦譯作“禪定”。意為“止心不亂”,全神貫注。“觀”,梵文Vipasyana(毗婆舍那)的意譯。意為“智慧”。佛教名詞。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觀”在“止”的基礎上,對特定對象進行“觀想”,使認識符合佛教教義的要求。南北朝時期,北方禪學重禪定(“止”),南方般若學重義理(“觀”),至天台宗始提倡“止觀並重”、“定慧雙修”,並視其為最高修習原則。禪宗以“慧”為體,以“定”為用,將此修習原則的重點,引向對“心”的反省體驗。
止觀字典分解
止觀的解釋 (1).停下來觀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宋王 與 齊 仇也,築 武宮 。謳 癸 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2).佛教修行法門之一。“止”為梵文(奢摩他
止的解釋 止 zhǐ 停住不動:止步。截止。 攔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僅,只:止有此數。不止一回。 古同“趾”,腳;腳趾頭。 行起 筆畫數:4; 部首:止; 筆順編
觀的解釋 觀 (觀) guān 看,察看:觀看。觀止(讚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態)。觀陣。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