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編練三十六鎮新軍計畫

歷史字典解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開始編練新軍。《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為鞏固其垂危的統治,編練新軍成為“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在北京練兵處,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袁世凱為會辦,各省設督練公所, 由督撫、將軍等主持, 專辦練兵事宜。次年,練兵處和兵部會同奏定《新軍營制餉章》,確定以鎮(師)為經常編制、鎮設統制。每鎮轄步兵兩協(旅),設協統;每協轄兩標(團),設標統;每標轄三營,設管帶;每營轄前後左右四隊(連),設隊官;每隊三排,每排三棚(班),每棚目兵十四人;另有馬隊、炮隊各一標,工程、輜重各一營,合計一鎮將弁兵役共一萬二千多人。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計畫在全國編練陸軍常備軍三十六鎮,除近畿四鎮,四川三鎮外,其餘各省各編練一鎮或兩鎮,分別限定二至五年內完成。實際上大多數省份沒有按期完成編練計畫,到清朝滅亡時,全國只編成建制完備的新軍十四鎮。新軍也沒有起到鞏固清朝統治的作用,在革命黨人的積極活動下,各省新軍中的下級軍官和士兵傾向革命者日眾,成為武昌起義和各省光復的重要力量。

詞語分解

  • 計畫的解釋 制訂行動的方案,以規劃未來計畫好了再動手詳細解釋.計策;打算;辦法。 元 無名氏 《符金錠》第二折:“我忙回住宅,自有箇計畫,便著你花燭筵開會賓客。” 老舍 《茶館》第三幕:“ 小丁寶 ,看看我的

歷史事件推薦:岐陽之盟

周成王召集諸侯舉行的會盟。又稱“岐陽之蒐”。《左傳》昭公四年“成有岐陽之蒐”,蒐即檢閱諸侯車馬,岐陽即今陝西岐山南的周原。《國語·晉語》記載這次盟會的情況說,楚國作為荊蠻,被排除在盟會之外,只能幫助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清末編練三十六鎮新軍計畫歷史

相關歷史

清末編練三十六鎮新軍計畫_清末編練三十六鎮新軍計畫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