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議局
清政府“預備立憲”期間在各省設立的地方諮詢機構。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下詔“預備立憲”, 次年10月 (九月)諭令各省督撫在省會籌設咨議局,作為地方的咨議機關, “並為資政院儲才之階”。1908年7月(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公布了《咨議局章程》和《議員選舉章程》,並限一年內成立。各省議員名額不等,最多者如順直(今北京及河北),一百四十名;最少者如吉、黑等省,僅三十名。選舉資格有資歷、功名、官職、財產等嚴格限制,廣大民眾被排斥於選舉之外。章程規定咨議局“為各省採取輿論之地,以指陳通省利病,籌計地方治安為宗旨”,但要受督撫的監督而無監督行政之權,實際上只不過是地方大吏的諮詢機構。1909年10月(宣統元年九月)各省咨議局成立,當選議員中資產階級上層的政治代表立憲派占據多數,而且許多立憲派的頭面人物被選為咨議局議長,如江蘇的張謇、湖北的湯化龍、湖南的譚延闓等。咨議局的成立,為各省立憲派提供了合法的活動陣地,他們互相聯絡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國會請願運動,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偽立憲、真集權的陰謀。武昌起義後,各省咨議局在策動各該省獨立、加速清王朝的覆滅中起了相應的作用。由於民眾皆視咨議局為民意機關,因此它也為獨立各省的立憲派投機革命、竊取革命政權提供了方便。
咨議局字典分解
咨議的解釋 舊時備顧問的幕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桓南郡 既破 殷荊州 ,收 殷 將佐十許人,咨議 羅企生 亦在焉。”《清史稿·鄭成功傳》:“﹝
局國語字典 局 jú 部分:局部。局麻(局部麻醉)。 機關及團體組織分工辦事的單位:教育局。 某些商店的名稱:書局。 棋盤:棋局。 下棋或其他比賽進行一次:下了一局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