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起義
東晉末年農民起義。掌握東晉朝廷大權的司馬道子父子於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下令強征浙東八郡“免奴為客”的丁壯到建康(今江蘇南京)當兵,稱之為“樂屬”。農民一入軍籍,則終身當兵,世代當兵。故而激起人們的強烈不滿。時天師道首領孫恩,率徒眾百餘人,避難於海島。乘農民反抗徵兵之機,率眾登入,攻陷上虞(治今浙江上虞),殺縣令。爾後攻克會稽(治今浙江紹興),殺內史王凝之。東南八郡農民紛起回響,加入孫恩隊伍, “旬日之間,眾數十萬”。朝廷派謝琰、劉牢之率北府兵鎮壓。官軍攻破會稽,孫恩率起義軍英勇抵抗,後退回海島。次年五月,孫恩率眾於浹口(今浙江鎮海東南)登入,克餘姚(治今浙江餘姚)、上虞和邢浦(今浙江紹興北)。在山陰(治今浙江紹興西南)戰敗謝琰軍隊,陣斬謝琰及其二子。朝廷震驚,急命劉牢之阻擊農民軍。孫恩率眾撤回海島。隆安五年二月,孫恩再次從浹口登入,進攻句章(今浙江寧波南)。再攻海鹽時,孫恩失利,遂率軍北上,攻克扈瀆(今上海),殺吳國內史袁山松。時義軍有水軍十餘萬人,戰船千艘。孫恩溯江西上至京口(今江蘇鎮江),旋即進軍建康。朝廷急忙調兵遣將入衛都城,孫恩轉攻廣陵(今江蘇揚州),又北上攻克郁州(治今江蘇連雲港東),俘東晉大將高雅之。劉牢之率北府兵進攻起義軍,農民軍損失萬餘人,孫恩被迫返回海島。元興元年(公元402年)三月,孫恩第四次率義軍登入,攻臨海失敗,損失嚴重。因缺少給養,加之疾病流行,孫恩及其家屬與部眾百餘人,皆投海而死。農民軍僅剩下數千人,暫時轉入低潮。後有盧循等繼續領導義軍餘部堅持戰鬥。
孫恩起義字典分解
起義的解釋 (1).仗義起兵。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平陽公主 聞 高祖 起義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園 招集亡命以迎軍,時謂之娘子兵。”(2).指軍隊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