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戍兵起義
宋真宗時川峽士兵起義。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正月,益州(今四川成都)戍卒趙延順等殺兵馬鈐轄符昭壽,驅逐知州牛冕,發動起義,推舉農夫出身的都虞侯王均為領袖,建號大蜀,年號化順,設官置署。攻占益州、漢州(今四川廣漢)。各地農民和少數民族人民紛紛回響,眾至數萬。攻綿州(今四川綿陽)、劍門(今四川劍閣北)不下,回師益州。宋派雷有終等率兵入川鎮壓,起義軍頑強抵抗。九月,益州城破,義軍二萬人突圍。十月,轉戰至富順(今四川富順),堅持鬥爭。城破,王均等自殺,起義失敗。
益州戍兵起義字典分解
益州的解釋 [the Yi State] 現在四川省一帶。這裡指蜀漢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