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極烈制
金建國後,對原來氏族制時期之貴族議事制度進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極烈(諸部長)改稱皇帝。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國相制度,創立勃極烈制,陸續設定諳班(大)勃極烈、國論忽魯(諸部統帥)勃極烈、國論阿買(第一)勃極烈、國論昃(第二)勃極烈。後又增置國論乙室勃極烈、忽魯勃極烈、迭勃極烈、昃勃極烈、移賚勃極烈等,參決國政,分掌內外軍政事務。太宗時,又進一步改訂勃極烈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勃極烈制雖仍保留氏族貴族議事制痕跡,但實際已是皇帝之下的全國最高軍政管理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