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人物>> 蕭鑒

蕭鑒

【生卒】:471—491

字宣徹,齊高帝第十子,初封廣興王,後封國隨郡改名始興王。永明二年(484)始為益州刺史,九年召為秘書監,尋遷左衛將軍,其年卒,諡號簡。(參見《南史》)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宣徹。齊高帝子。封始興王。武帝永明二年,為益州刺史,督益、寧二州軍事。好學,善屬文,不重華飾,器服清素,有高士風。在蜀積年,未嘗營造。遷左衛將軍,未拜,遇疾卒。謚簡。

蕭鑒字典分解

蕭的解釋 蕭 (蕭) xiāo 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的樣子:蕭然。蕭瑟。蕭索。蕭颯。蕭森。蕭騷。蕭疏。蕭條。 〔蕭蕭〕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蕭蕭兮易

鑒的解釋 鑒 (鑒) jiàn 鏡子。 照:光可鑑人。 觀察,審察:鑑別。鑑定。鑑賞。鑒於(看到,覺察到)。台鑒(書信用語,表示請人看信。亦作“惠鑒”、“鈞鑒”)。鑒往知

不妨一看:蕭鹹【歷史人物】

西漢東海蘭陵人,字仲。蕭育弟。為丞相史,舉茂材,為好畤令,累官河東太守。後免官,復為越騎校尉、中郎將,使匈奴,終大司農。哀帝時,幸臣董賢貴顯,賢父恭慕鹹,使鹹婿王閎為賢弟駙馬都尉寬信求鹹女為婦,鹹婉拒之。

蕭鑒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