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主簿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漢鴻臚有主簿,後代因之。隋初,鴻臚寺置主簿。唐初沿置,員二人,正八品。太宗貞觀(627—649)中減一人,改從七品上,負責掌印及勾檢稽失。北宋前期,用為文臣寄祿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改為職事官,置一人,從八品。南宋高宗時,鴻臚寺並歸禮部,因廢。遼朝亦置。明朝置一人,從八品。

詞語分解

  • 鴻臚的解釋 .官署名。《周禮》官名有大行人之職, 秦 及 漢 初稱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稱大鴻臚,主掌接待賓客之事。 東漢 以後,大鴻臚主要職掌為朝祭禮儀之贊導。 北齊 始置鴻臚
  • 主簿的解釋 官名。 漢 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置之。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至 魏 晉 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此後各中央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任職漸輕。 唐 宋 時皆以主簿為初事之官

歷史官職推薦:大都柴炭提舉司

見“大都柴炭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鴻臚寺主簿歷史

相關歷史

鴻臚寺主簿_鴻臚寺主簿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