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怎么寫好看

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 國的別稱。稱國為邑、或大邑。《尚書·周書·武成》: “用附我大邑周。”《左傳·桓公十一年》:“君次於郊郢,以御四邑。”②官名。西周置。又稱邑人。 管理邑內事務。《��簋銘》: “昔先王既命汝作邑, 攝五邑祝”。《師��簋銘》: “汝官邑人、 師氏”。③行政單位名。春秋齊置。《管子·小匡》:“桓公曰:‘五鄙柰何? ’管子對曰: ‘……六軌為邑,邑有司。十邑為、率有長。’”④春秋戰國卿大夫封邑。邑的總管稱邑宰或邑大夫。《左傳·成公十七年》“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與匡須句邑、使為宰。”戰國三晉官印: “陽成君邑大夫金安”。⑤漢代相當於縣一級的地方行政建置,《漢書·百官公卿表》: “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


1、皇太后、皇后、公主的封地。《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列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2、軍事編制單位。《漢書·晁錯傳》:“臣又聞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皆擇其邑之賢材有護,習地形知民心者,居則習民於射法,出則教民於應敵。”

詞語分解

  • 邑的字典解釋 邑 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悶不安。 筆畫數:; 部首:邑;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太卜署

官署名。隋朝太常寺置,有令一員、丞一員、卜師二十員、相師十員、男覡十六員、女巫八員、太卜博士二員、太卜助教二員、相博士一員、相助教一員。唐朝太常寺沿置,令一員、丞二員、卜正二員、博士二員,掌卜筮之法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邑歷史

相關歷史

邑_邑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