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部員外郎
官名。隋文帝開皇六年(586) 始置,為民部金部司次官。煬帝大業三年(607) 省,後置承務郎行其職。唐朝復名員外郎,為戶部金部司次官,從六品上。高宗、玄宗時曾隨本司改名司珍員外郎、司金員外郎,尋各復舊。五代因之。北宋前期為六品寄祿官,不預司務,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始為職事官,置二員,正七品。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 亦置,從五品,二十三年罷。參見“金部”。
官名。為金部郎中之輔,與郎中共掌金部事務。隋唐五代宋皆設此官。《新唐書·百官一·戶部·金部郎中》:“金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兩京市、互市、和市、宮市交易之事,百官、軍鎮、蕃客之賜,及給宮人、王妃、官奴婢衣服。”參看《歷代職官表·第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