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門使

歷史字典解釋

使職名。唐朝中期始置,掌供朝會、贊引百官,以宦官充任。宋朝分置東上、西上閤門使,為武臣階官,清要之選,多用以處外戚勛貴,屬橫班,各三員,視四品。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始實掌閤門事,置六員,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為左、右武大夫遼朝東、西上閤門司分置。金章宗明昌五年 (1194) 宣徽院閤門分置東、西上閤門使,掌簽判閤門事及贊導殿庭禮儀,各二員,初為正五品,後改從五品。明洪武 (1368—1398) 初置四員,後革。參見“閤門”。


官名。《唐會要》卷七十九所引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四月敕中有閤門使之名。唐制,正殿朝會,百官從東西上閤門進入殿廷,以宦官為閤門使掌閤門出入之事。五代至宋遼金均沿唐制設東西上閤門使。參見“閤門司”。

詞語分解

  • 閤門使的解釋 官名。 唐 末、 五代 有閤門使,掌供奉乘輿,朝會游幸,大宴引贊,引接親王宰相百僚藩國朝見,糾彈失儀。 五代 以來,多以處武臣。 宋 置東、西上閤門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處外戚勛貴。 紹興 五年,
  • 閤門的解釋 .古代宮殿的側門。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拜疏移閤門,為忠寧自謀?” 沉欽韓 註:“《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東上閤 ,右曰 西上閤 。’《
  • 使的字典解釋 使 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東曹屬

丞相府僚屬名。漢朝置,三國、西晉沿置,秩二百石。協助東曹掾管理二千石長吏任免事務。不置掾時,即為東曹主官。詳見“東曹”。 官名,漢置,為公府屬官,位在掾下,掾為正,屬為副,佐掾掌二千石長吏的任命和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閤門使歷史

相關歷史

閤門使_閤門使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