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尹
官名。民國三年袁世凱統治時期設定,隸屬巡按使(後稱省長),為一道的行政長官。袁世凱把一省分為數道,其長官稱道尹(原先稱觀察使),管理本道所轄各縣的行政事務。不久即廢。
官名。北洋政府於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道官制》,道的行政長官由觀察使改稱道尹,其職權為:頒行道的單行規程,監督所轄官吏,節制調遣道區內的巡防隊、警備隊等;受省行政長官的委任,並得監督道區內的財政、司法行政及其他特殊官署的行政;此外並得定期出巡,一般於每年三月和九月出巡兩次,轄縣較多的可以減為一次。道尹有事故時,得以同城的或鄰近的縣知事護理。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六月四日,內務部依據“憲法”(即賄選憲法)的規定,令各省於七月一日起裁撤道尹。
道尹字典分解
道尹的解釋 官名。 民國 三年置,為一道之行政長官,管理所轄各縣的行政事務。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三篇:“ 趙爾豐 是有名的殺人狂, 四川 人叫他是‘屠戶’。他曾經做過
道的解釋 道 dào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
尹的解釋 尹 yǐn 治理:以尹天下。 官名:令尹。府尹。京兆尹。 姓。 筆畫數:4; 部首:屍; 筆順編號: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