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軍統領
官名。清朝八旗護軍營之長官。入關前名“巴牙喇纛額真”。天聰八年 (1634) 改為“纛章京”。順治十七年 (1660) 定漢名為護軍統領。每旗各一人,共八人。乾隆三十四年 (1769) 定為正二品。掌八旗護軍之政令,統率護軍環衛宮殿門戶,稽察出入。皇帝出巡,則統眾扈從。
官名。清代護軍營的長官為護軍統領,正二品。其下屬官員有參領、副參領、委署參領、護軍校、委署護軍校、筆帖式等。見《清史稿·職官四·護軍營》。
護軍統領字典分解
護軍的解釋 (1). 秦 漢 時臨時設定護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 魏 晉 以後,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 晉
統領的解釋 [command] 統率領導他統領三路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