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軍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始於天聰間之巴牙喇營,順治十七年(1660)定漢名為護軍營。初以上三旗護軍守衛宮禁,下五旗護軍守衛王公府門。雍正元年(1723),始定均司禁衛。常日于禁城內外分汛值班,稽察出入;朝會則先行到班稽察,戒其執事;部燕及午門頒賞則司彈壓;皇帝巡幸或祭祀則扈從宿衛。營兵由八旗滿洲、蒙古兵之精銳者選充,每佐領下十七人。每旗設護軍統領一人領之,其下設協理事務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旗各一人)、護軍校、筆帖式(旗各二人)掌章奏文移;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滿洲旗各十人、蒙古旗各四人)、護軍校(每佐領下一人)等分掌所轄營眾。另設景運門值班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一人,上三旗、下五旗司鑰章京各一人,掌司禁城門禁及率領值班官兵守衛宮闕。
護軍營字典分解
護軍營的解釋 清 代禁衛軍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營兵選八旗 滿洲 、 蒙古 兵的精銳者充當。專司警蹕宿衛、諸門的啟閉和鎖鑰傳籌等。 雍正 三年(1725年),又設
護軍的解釋 (1). 秦 漢 時臨時設定護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 魏 晉 以後,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 晉
營國語字典 營 (營) yíng 軍隊駐紮的地方,借指按編制集體生活的地方:營地。營房。營壘。軍營。野營。陣營。步步為營(軍隊前進一步就設一道營壘,喻行動謹慎,防備極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