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朝集使

朝集使

外官入朝制度。唐玄宗開元八年(720) 定製,諸州都督、刺史或其上佐,每年輪流朝集,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十一月一日朝見,匯報民情風俗、屬官考課,並進納貢物、聆聽敕命; 邊要州及遭水旱災州,都督刺史不必親行,可以他官替代。


官名。唐代採用漢代上計使者之制,諸道每年派遣使者至京師朝覲皇帝並謁見宰相報告政務及歲計出入,稱為朝集使。朝集使在參加朝會時可向皇帝提建議。如《舊唐書·太宗紀下》記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請封禪。”參見“上計使”。

朝集使字典分解

朝集使的解釋 漢 代,各郡每年遣使進京報告郡政及財經情況,稱為上計吏。後世襲 漢 制,改稱朝集使。《舊唐書·太宗紀下》:“ 貞觀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請封禪。”《資治通鑑·陳

朝集的解釋 朝見聚會。《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謂諸州朝集使曰” 元 胡三省 註:“《隋志》,每元會,諸州悉遣使赴京師朝集,謂之朝集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

使國語字典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多學學:朝考【歷史官職】

清朝科舉制度。即對新科進士再進行的一次殿廷考試,專為選庶吉士而設。始於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五年,經內閣會議後,成為定製。殿試後,集諸進士於保和殿再行考試,用論、詔、奏議、詩四題。由皇帝特派大臣閱卷,並按考試成績,結合殿試及複試之名次,由皇帝分別決定應授何種官職。最優者,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其餘分別錄用為主事、中書、知縣等。 1、天子、諸侯、大夫考察其屬下官吏的政績叫朝考。見《國語·魯語下》

朝集使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