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計
戰國、秦、漢時年終考核地方官員的方法。戰國時,地方官員須將一年應收賦稅數額,分別寫在兩片木券上,一片留地方保存,一片呈送國君或國王,作為考核地方官員的依據,稱為上計。漢代由縣令(長)將縣的戶口、墾田、錢穀編為計簿,呈送郡國;郡守、國相再予以彙編,用副本呈送中央的丞相,作為考核地方官員成績的依據,稱為上計。東漢時上計形式上雖歸司徒總核,但實際由尚書主持。縣級上計由縣丞代行;郡級由郡丞代行,凡入京上計的人員稱為“上計吏”,或簡稱“計吏”。
上計字典分解
上計的解釋 [the best policy] 見“上策”
上的解釋 上 shàng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
計的解釋 計 (計) jì 核算:計時。計量(li刵g )。計日程功。 測量或核算度數、時間、溫度等的儀器:晴雨計。濕度計。 主意,策略:計策。計謀。 謀劃,打算: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