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部員外郎

歷史字典解釋

禮部祠部次官。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始置,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置承務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復舊,員一人,從六品上。高宗、玄宗時曾兩次隨本司改名司禋員外郎(一說玄宗時改名職祠員外郎),尋各復舊。五代因之。北宋前期為六品寄祿官,不預司務,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始為職事官,正七品。南宋宗時省並。明初復置,正六品,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升從五品,二十九年改“祠祭清吏司員外郎”。參見“祠部”。


官名。唐朝設此官,他與祠部郎中共同掌管祭祀、占卜、天文、漏刻、國忌、廟諱、醫藥、僧尼簿籍等。參看“祠部郎中”條和《新唐書·百官志一》。

詞語分解

  • 祠部的解釋 官名。 三國 魏 尚書有祠部曹,掌禮制,歷代因之。 北周 始改為禮部。 隋 唐 別置祠部曹,屬於禮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祝、醫藥等,及僧尼簿籍。 宋 元 迭有變革, 明 改為祠祭
  • 員外郎的解釋 官名。員外,本指正員以外的郎官。 晉武帝 始設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簡稱員外郎。 隋 開皇 時,尚書省二十四司各設員外郎一人,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後,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員外郎位在郎中

歷史官職推薦:國子校勘

官名。金朝設於國子學。掌校勘文字,秩從八品。 官名。金置,屬國子學,秩從八品,掌校勘文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祠部員外郎歷史

相關歷史

祠部員外郎_祠部員外郎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