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國際事務委員會

歷史字典解釋

北洋政府時期國務院內部的臨時機構。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八月十四日,北洋政府公布對德、奧宣戰,設於國務院的臨時國際政務評議會,已先期於八月六日改設為戰時國際事務委員會。其任務是研究宣戰後應辦事宜,預備和平後關於國際條約、國際貿易、國際經濟諸問題,以及辦理各機關接洽事宜。委員由國務總理派國務院秘書長、參議若干人,各部派次長、參事或長若干人,稅務處派提調和股長若干人組成。會長,副會長各一人,由委員互推;另由國務總理邀請富有學識經驗的人士為特別委員,成立時共有委員五十餘人。

詞語分解

  • 戰時的解釋 交戰之時戰時供給詳細解釋戰爭時期。 毛 *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在戰時,要密切聯繫民眾,要官兵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
  • 委員會的解釋 具有行政、立法或司法權力的政府機構貿易委員會 被指示去完成某項職責或執行某項信託責任的一級組織機構詳細解釋.政府部門或機關的稱號。如:國務委員會。.政黨、團體、機關、學校中的集體領導組織。如:中國

歷史官職推薦:右相

官名。相傳商湯、周成王皆置左、右相。春秋齊景公置左、右相輔佐國政,以右相為首相。《史記·齊世家》: “景公立,以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周赧王六年前,秦置丞相,以樗里疾為右相,甘茂為左相。十六國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戰時國際事務委員會歷史

相關歷史

戰時國際事務委員會_戰時國際事務委員會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