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協律都尉

協律都尉

官名。西漢武帝一度置,以李延年為之,佩二千石印綬,掌譜作新曲。尋省。三國魏復置,隸太常,掌校定調和音律。六品。晉改“協律校尉”。


官名,西漢武帝始置。掌承旨譜曲。三國曹魏黃初年間也置,為樂令升遷用。《漢書·李延年傳》:“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諸祠,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而李夫人產昌邑王,延年由是貴,為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授。”《三國志·魏書·杜虁傳》:“虁善鐘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黃國中,為太樂令、協律都尉。”

協律都尉字典分解

協律的解釋 (1).調和音樂律呂,使之和諧。《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協律則 李延年 ,運籌則 桑弘羊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延年 以曼聲

都尉的解釋 [title of the military officer subter general] 官名,次於將軍的軍官吳廣為都尉。——《史記

也學習下:協律大夫【歷史官職】

階官名。金教坊二十五階之第九階,秩從五品下。元十五階第五階,從四品。 官名,也是官階名。金朝的教坊官,自從四品始,以下分為二十五階。從五品下,稱協律大夫。見《金史·百官一》。參看“教坊”條。

協律都尉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