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夏官府吏部司長官,員一人,掌官員選舉,權力極重。下設小吏部下大夫、大吏部上士以佐其職,領司士上士、司勛上士、司錄上士等官屬。北周沿置,司勛置中大夫,不復屬之。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後,復置。正五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罷。
官名。漢成帝初置尚書,有常侍曹,主公卿事。東漢改為吏曹,主選舉、祠祀,後又改為選部。魏晉改選部為吏部,主選舉事。《冊府元龜·貢舉部總序》說:“後周依周官之制,建吏部中大夫、掌選舉,小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貳之。”北周吏部中大夫員額一人,正五命,屬夏官府。任此職者見《周書·宇文測傳》:弟深,“孝閔帝受禪,遷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公元559年),除豳州刺史。深在選曹,頗有時譽。”小吏部下大夫佐之,正四命。屬官有小吏部上士,正三命。
吏部中大夫字典分解
吏部的解釋 (1)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