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司
官署名。①北宋前期三司所屬機構。掌三司軍將、大將等無品武官名籍,差除押送綱運等差遣。設管轄官二人,以判開拆司與內侍都知、押班充任。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並歸刑部都官司。②宋朝州府衙門下屬機構。亦稱牙司。掌州府衙前差遣、保明出職及貶責官員編管等事。曾一度廢罷,神宗元豐元年(1078)因司農寺請,復置。
衙司字典分解
衙的解釋 衙 yá 舊時官署之稱:公衙。衙門。衙參(c乶 )(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稟白公事)。衙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於宣政衙”。 排列成
司的解釋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