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山
即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市南緱氏鎮東南。唐岑參早年居少室時曾移居於此,作有 《緱山西峰草堂作》 詩。
古稱緱氏山、覆釜堆、撫父堆。在河南省偃師市南。東西長1千米。山體為紅砂岩。海拔308米。山上有武則天手書升仙太子碑,系書法藝術珍品。下有公路,為通登封市之要道。唐岑參早年居少室時曾一度移居於此,作有《緱山西峰草堂作》詩。唐李白《鳳笙篇》有:“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緱山字典分解
緱山的解釋 即 緱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 薛能 尚書題集後曰:‘縱有
緱的解釋 緱 (緱) gōu 刀劍等柄上所纏的繩。 姓。 筆畫數:12;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1325131134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