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渠
一名長渠。 自今湖北南漳縣東引蠻河北源,東至今宜城市南會木里溝入漢江。相傳為戰國時秦將白起攻楚時所修。《水經·沔水注》:“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長谷水,即是水也。舊堨去城百許里,水從城西灌城,東入注為淵,今熨斗陂是也。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於城東者數十萬,城東皆臭,因名其陂為臭池。後人因其渠流以結陂田,城西陂謂之新陂,覆地數十頃。西北又為土門陂,從平路渠以北,木蘭橋以南,西極土門山,東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東入城,……又東出城東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入朱湖陂,朱湖陂亦下灌諸田,余水又下入木里溝。木里溝是漢南郡太守王寵所鑿,故渠引鄢水也,灌田七百頃。白起渠溉三千頃,膏良肥美,更為沃壤也。”《元和志》卷21襄州義清縣:長渠“在縣東南二十六里,派引蠻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兩道爭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清一統志·襄陽府》 “長渠”條引《府志》:“宋紹興三十二年,王澈言襄陽故有二渠,長渠溉田七千頃,木渠溉田三千頃。今廢堙請以時修復。”
又稱長渠。為戰國時秦將白起所開,故名。西起湖北省南漳縣武安鎮,東至宜城市南匯木里溝入漢水,全長約46千米。白起(?—前257),一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名將。傳其奪取韓、魏、趙、楚很多土地,斬首坑殺92萬餘人,被稱為“人屠”。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率大軍攻楚國鄢城(今宜城市楚皇城),不下,乃在鄢城百里外築土障,壅西山長谷水為渠灌之,淹死楚國軍民無數。此渠後人用以發展生產,《水經注》載“灌田三千頃”。唐胡曾詩曰:“武安南伐勒秦兵,疏鑿功將夏禹並。誰謂長渠千載後,水流猶入故宜城。”後因天災戰亂,渠漸荒廢。今已修復,且增挖38條支渠,總長180餘千米,又建中、小水庫10座,灌田23萬餘畝。
白起渠字典分解
渠國語字典 渠 qú 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渠道(亦指途徑,門路)。溝渠。 大:渠帥。渠魁(首領)。 方言,他:渠儂(他,他們)。渠輩。 車輞,古代車輪的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