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鳴沙鎮

鳴沙鎮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於會州故址置,即今寧夏中寧縣東北鳴沙鎮。隋開皇十九年 (599) 升為鳴沙縣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東部、黃河南岸。面積31.2平方千米。人口1.6萬。鎮人民政府駐鳴沙,人口 1430。據唐《元平郡圖志》載:“西枕黃河,人馬行經此沙,隨路有聲,異於余沙,故號‘鳴沙’。”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為會州治,建德六年(577年)為鳴沙鎮治。隋、唐、宋、元各代均在此設州或置縣。1955年置鳴沙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8年置鎮。主產小麥、稻。盛產壓沙西瓜、枸杞。有毛紡、地毯等廠。為縣境東部農副生產集散地。101省道橫貫全境。古蹟有永壽塔。

鳴沙鎮字典分解

鳴沙的解釋 (1).地名。在今 寧夏 中衛 。 隋 置。《元和郡縣圖志·靈州》:“ 鳴沙縣 ……西枕 黃河 ,人馬行經此沙,隨路有聲,異於餘沙,故號‘鳴沙’。” 宋 司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也學習下:鳴金【歷史典故】

參見:擊金

鳴沙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