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鎮
岔河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江蘇洪澤縣東三十六里岔河鎮。清光緒《江蘇全省輿圖》:山陽縣西南有“岔河”。1941—1949年蘇北革命根據地置淮寶縣治此。
②舊屬如皋縣,即今江蘇如東縣西五十二里岔河鎮。清光緒《江蘇全省輿圖》:如皋縣東有“岔河”。
(1)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南部。面積49.2平方千米。人口2.9萬。鎮人民政府駐岔河,人口 2130。以村跨朱龍河兩岸得名。1953年設鄉,1958年屬韓城公社。1961年析置岔河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改鎮。主產小麥、玉米、棉花,盛產蘆葦。有軋鋼、農機修造、木器等廠。公路接唐寶公路。(2)在江蘇省邳州市北部。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4.1萬。鎮人民政府駐岔河,人口 5000。明永樂年間成村,地處東、西河和魚溝三水匯流處,故名。1949年設岔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9年置鎮。產小麥、稻、玉米、棉花、蠶繭。肉兔、山羊養殖業較發達。礦產有石膏、黃沙、紅石、高嶺土。有建材、石膏、造紙、繅絲、紙製品、木材、造船、人造大理石等廠。剪紙、農民畫、民間工藝品著名。310國道和岔台、林四公路經此。古蹟有漢初留侯張良所建黃石公廟遺址。(3)在江蘇省洪澤縣東北部,東北、東、東南臨白馬湖。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4萬。鎮人民政府駐岔河,人口 4300。因潯河穿街分岔,故名。1949年設岔河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復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等。盛產魚蝦。有建材、磷肥、印刷、農機等廠。淮金、洪淮公路經此。潯河通航運。有革命烈士墓。(4)在江蘇省如東縣西南部,如泰運河、九洋河兩岸。面積145平方千米。人口8.9萬。鎮人民政府駐岔河,人口1萬。鎮因地處兩河分岔處得名。1949年為岔河鎮。1958年屬岔河公社,1962年析建岔河鎮公社,1981年復置鎮。1987年岔東鄉併入,2000年岔南、岔北二鄉併入,2001年古壩鎮併入。產稻、小麥、棉花、玉米、大豆、蠶繭、水產品等。有絲綢、機械、軋花、電子、容器、包裝等廠。黃如掘、洋興等公路經此。(5)在貴州省畢節市南部、岔河北岸。面積129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岔河村,人口 3150。鎮以河名。1949年分屬朱昌、鴨池鄉,1954年析置岔河、雙寨、木來、茅草坪鄉。1958年改置公社,隨即併入朱昌公社。1984年改置岔河鎮,雙華、草坪鄉和木來彝族苗族鄉,1991年合併為今鎮。產玉米、大豆、稻、生漆、油桐、茶葉。富煤礦。有商貿、運輸、建材等業。朱木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喀布齊賚城
又作雙城。故址在今黑龍江省拜泉縣西南。清乾隆 《盛京通志》 卷: 喀布齊賚城 “齊齊哈爾城 東北三百餘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岔河鎮歷史
猜你喜歡
辛壬春秋的歷史解釋
書名。尚秉和編著。十蕭文的歷史解釋
遼後族,字國華。篤志高昌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千乘郡。治凝脂的歷史解釋
比喻女子 * 的肌膚。麟經的歷史解釋
同麟史。清昭槤嘯亭續三佛齊的歷史解釋
古國名。唐時稱室利佛楊載福的歷史解釋
見楊岳斌。一虎不河的歷史解釋
比喻不顧一切。元無名楚狂的歷史解釋
源見接輿歌鳳。借指懷楊津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羅漢,椿弟。本冊山鎮的歷史解釋
在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苑城的歷史解釋
又名台城。三國吳築。王獻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湖廣鹹寧人,字預山的歷史解釋
一作豫山。即今獨山。陽人聚的歷史解釋
亦名陽人城。在今河南乃聖乃神,乃武乃文的歷史解釋
乃助詞。聖聰明。神神重黎的歷史解釋
指羲和二氏。國語楚語橫水鎮的歷史解釋
金置,屬長子縣。在今司天監的歷史解釋
官名。唐乾元元年改太銜牌的歷史解釋
表示官員職銜之牌。木
相關歷史
![岔河鎮_岔河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