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石塔
又稱嘉應寺石塔。在今河北贊皇縣東南十里嘉應寺村北。寺建於隋開皇三年 (583),初名嘉應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戰爭中被毀。現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於唐天寶八年 (749),為青石雕砌實心仿木結構樓閣式石塔,高約12.5米。
在河北省贊皇縣城東南、嘉應寺村北。隋開皇三年(583年)建寺,稱嘉應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重修後改名治平寺,塔以寺名。今寺廢塔存。塔建於唐天寶八載(749年)。八角四層,高12.5米。每層塔身、塔檐均為整塊石灰石、大理石雕砌築成。每面塔壁鑿有佛龕,內雕佛像、佛教故事。雕琢精細,造型生動逼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治平寺石塔字典分解
治平的解釋 (1).治國平天下。語本《禮記·大學》:“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三:“太子異日有天下之責者也。但得青宮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