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鎮
(1)在重慶市渝北區西南部。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3萬。鎮人民政府駐鴛鴦,人口760。昔日場邊小溪上倒臥黃桷樹兩主幹作橋,形若鴛鴦,稱之鴛鴦橋,地以橋名。1929年置鴛鴦鎮,1941年改置鴛鴦鄉,1958年改為鴛鴦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翠雲鄉併入建鴛鴦鎮。產稻、玉米、小麥。有建材、建築、紙箱、印刷等企業。210國道及漢渝公路經此。(2)在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部、渭河兩岸。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鴛鴦,人口4380。因渭河與榜沙河在此交匯,形如鴛鴦交頸,故名。1949年為硯豐、廣武、盤古、鴛鴦四鄉(鎮),1958年併入新寺公社。1961年分設鴛鴦公社,1983年改設鄉,1992年改置鎮。境東邱家峽蛇紋石藏量豐富,號稱鴛鴦玉。盛產洋蔥,以質優著稱。隴海鐵路經此並設站,有公路通城關鎮。
鴛鴦鎮字典分解
鴛鴦的解釋 (1) [mandarin duck]∶亞洲一種亮斑冠鴨(Aix galericulata),它與西半球的林鴨關係較近,常被人工飼養。比鴨小,雄的羽毛美麗,頭有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