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宮
上清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河南洛陽市老城西北八里邙山翠雲峰上。唐高宗乾封元年(666)追尊老子李耳為玄元皇帝,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詔令兩京諸州置廟祭祀,故唐代稱上清宮為玄元皇帝廟,又因避玄宗諱改稱元元皇帝廟,或稱太微宮。老子被後人追尊為太上老君,故又俗稱老君廟。上清宮金元已廢。明伊王(太祖第二十四子朱㰘)妃方氏捐資重修。嘉靖二十四年(1545)道士張玄慕又募錢修建,把樑柱、椽、瓦以鐵鑄,配殿覆蓋琉璃瓦,故明代以後又稱上清宮為鐵瓦琉璃殿。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殿宇被毀。清代和民國初又予重修。
②在今安徽貴池市南清溪鎮東端。為道教創始人張道陵 * 孫張盛,於西晉永嘉年間自漢中移居龍虎山後所建。唐名真仙館。宋大中祥符間改上清觀,政和中敕改上清正一宮。清名太上清宮。現存部分為清代所建。有福地門、九曲巷、下馬亭、午朝門、鐘樓、龍虎仙峰、玉門殿、東隱院及元、明石刻等珍品。
③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之高台山上。為青城山道教主要宮觀之一。始建於晉,五代前蜀王衍建行宮於此。《方輿勝覽》卷55永康軍:上清宮“在高台山丈人祠之側,晉朝立宮於上,夜則神燈遍空。其東北有天師手植栗十七株”。南宋范成大、陸游均曾遊覽上清宮。范成大《吳船錄》:“宮在峰頂,岷山數百峰,悉在欄檻下,如翠浪起伏,勢皆東傾。”今宮為清建,左有鴛鴦井,右有 * 池。頂為呼應亭, 日出、雲海、神燈為上清宮三大自然景觀。
又稱上清觀。在江西省貴溪市上清鎮東端。為道教歷代天師進行宗教活動場所,兩大支派之一正一道著名道觀。東漢張道陵後裔世居於此。傳始建於西晉,初名傳籙壇。唐會昌年間,敕建龍虎山道觀,賜名真仙觀,武宗親書匾額。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始改名上清觀。政和三年(1113年)升為“上清正一宮”。元至大三年(1310年)改稱上清正一萬壽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又改稱太上清宮,簡稱上清宮。歷經火災兵毀,僅存元代大銅鐘及部分碑刻。
詞語分解
- 上清宮的解釋 .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觀之一。在 江西 貴溪縣 上清鎮 。 唐 代名 真仙觀 , 宋 大中祥符 時改 上清觀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宮 , 元 改 正一 萬壽宮 , 清 改稱 大上清宮 ,簡稱
- 上清的解釋 .上天;天空。《漢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註:“膠葛,上清之氣也。” 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雲笈七籤》卷三:“其三清
- 宮的字典解釋 宮 ō 房屋(封建時代專指帝王的住所):宮室。宮廷。宮殿。宮觀(刵 )(a.供帝王遊樂的離宮;b.道教的廟宇)。宮禁。宮苑。宮刑。 神話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宮。龍宮。蟾宮。 廟宇的名稱:雍和宮。 一些
歷史地名推薦:打鼓洞
①在今廣西灌陽縣西四十里。《水經·湘水注》:“觀陽縣東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如覆船,扣之清響遠徹。”②又名小嶺關。在今陝西商南縣南七十里。《清一統志·商州》:小嶺關“今名打鼓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上清宮歷史
猜你喜歡
海興鎮的歷史解釋
在黑龍江省海倫市西南路長日暮的歷史解釋
宋李清照漁家傲詞我報羅尚的歷史解釋
生卒約又名仲。西晉襄吳邦慶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霽峰。順天霸州浙北的歷史解釋
地區名。指浙江省錢塘狗古智卑狗的歷史解釋
官名,漢時東海中有狗郇越的歷史解釋
西漢末太原人,字臣仲堯人祝的歷史解釋
借指對對方長壽富有多建德縣的歷史解釋
三國吳黃武四年分富春李天澤的歷史解釋
元從化人。成宗大德間周盛傳的歷史解釋
生卒清安徽合肥人,字王文政的歷史解釋
生卒宋人。嘗戍蜀,軍涇上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夾江縣西北八許承岳的歷史解釋
字柱山,湖南寧鄉人。龍泉驛的歷史解釋
唐置,即今山西屯留縣傈僳族的歷史解釋
傈,傈僳語意為人或族周成的歷史解釋
明廣東海陽人,字朝美點檢的歷史解釋
官名。五代時後唐皇帝黃獐谷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北盧龍縣東南,金瓶素綆的歷史解釋
並列用於井上汲水的器
相關歷史
![上清宮_上清宮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