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
①春秋時莒地。在今山東沂水縣西南。《左傳》: 文公七年 (前620),“徐伐莒,莒人來請盟,穆伯如莒涖盟,且為仲逆 (按指迎莒女),及鄢陵。登城見之,美”。杜註: “鄢陵,莒邑。” 一說當在今山東臨沭縣境。
②即鄢。一作傿陵。又名安陵。春秋鄭邑。在今河南鄢陵縣西北十八里古城村。《春秋》: 成公十六年 (前575),“晉侯及楚子、鄭伯戰於鄢陵,楚子、鄭師敗績”。史稱 “鄢陵之戰”。西漢置傿陵縣。
古邑名。(1)春秋莒邑。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南。魯文公七年(前620年),穆伯如莒蒞盟,且為襄仲逆莒女,及鄢陵,登城見之,美,自為娶之,即此。(2)見“鄢(1)”。
鄢陵字典分解
鄢的解釋 鄢 yān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焉陵縣一帶。 姓。 筆畫數:13; 部首:阝; 筆順編號:1212115444452
陵的解釋 陵 líng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寢。 古同“凌”,侵犯,欺侮。 筆畫數:10; 部首:阝;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