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靈隱山麓。東晉鹹和元年(326)天竺僧慧理建。宋《淳祐臨安志》卷8:“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故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改名景德靈隱禪寺。清康熙南巡時賜名“雲林禪寺”,迭經興衰,毀建多次。現存寺院系宣統二年(1910)重建。蘇軾有《和李杞留題靈隱寺方丈》詩。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靈隱山麓。因山得名。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始建。幾毀幾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賜名雲林禪寺,但至今習稱靈隱寺。迭經興衰,現存寺院系19世紀重建。寺有東西山門,與天王殿並列。天王殿居中,殿內正面有彌勒佛坐像,彌勒背後韋馱像用獨根香樟木雕成,為南宋遺物。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大雄寶殿內有淨高9.1米的釋迦牟尼像,莊嚴靜穆,坐蓮座上,為全國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殿前有北宋初遺存八角九層石塔和石經幢各兩座。寺前飛來峰石窟,有宋、元石刻造像。
靈隱寺字典分解
靈隱寺的解釋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 晉 鹹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創建, 慧理 以為“佛在世日,多為仙靈之所隱”,因建寺名“靈隱”。 唐 會昌 年間
靈隱的解釋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 ,又名 靈苑 ,又稱 仙居 。《太平寰宇記》謂 許由 、 葛洪 曾隱於此。山最高處曰 北高峰 ,與
寺國語字典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