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縣
桂陽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西漢置,屬桂陽郡。治所即今廣東連州市。《寰宇記》 卷117桂陽縣: “在桂水之陽,以為名。” 三國吳屬始興郡。南朝梁天監六年 (507) 為陽山郡治。隋開皇十年 (590) 為連州治。大業初為熙平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 復為連州治。天寶元年(742) 為連山郡治,乾元元年 (758) 為連州治。元至元十七年 (1280) 為連州路治,十九年 (1282) 升為桂陽州。
②北宋太平興國初改郴義縣置,屬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汝城縣南。太平興國三年 (978) 移治今汝城縣。元屬郴州路。明、清屬郴州。1913年改名汝城縣。
③1913年改桂陽州置,屬湖南衡陽道。治所即今湖南桂陽縣。1922年直屬湖南省。
(1)古縣名。漢置,治今廣東省連州市。因處桂山之南,故名。自漢至南朝陳,歷屬桂陽郡、始興郡、陽山郡。隋先後為連州、熙平郡治。唐、宋為連州治。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桂陽州。(2)古舊縣名。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避太宗趙光義諱,改郴義縣置。治今湖南省汝城縣南石塘村,三年移治今汝城縣。屬郴州。元屬郴州路。明、清屬郴州。1913年因與本省桂陽州重名,改名汝城縣。(3)今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湘江支流舂陵水中游。屬郴州市。面積 2954 平方千米。人口78.7萬。轄14鎮、25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西漢為郴縣地。東晉分郴縣置平陽縣,治於今城關鎮,屬平陽郡。南朝陳縣省。大業末蕭銑復置平陽縣,屬桂陽郡。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八年復置,屬郴州。元和初於平陽縣設桂陽監。唐末馬氏省平陽縣入監。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復置平陽縣於為桂陽監。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監為桂陽軍,仍治平陽縣。《輿地紀勝》桂陽軍:“以其在桂洞之南,故曰桂陽。”元為桂陽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桂陽府;九年降為縣,並省府治平陽縣,十三年升為州,屬衡州府。清雍正十年(1732年)升直隸州。1913年廢州改為桂陽縣。1914屬衡陽道,1922年直屬省。1949年屬郴縣專區,1951年屬郴州專區。1952年屬湘南行政區,1954年復屬郴縣專區。1959年新田縣併入。1960年屬郴州專區。1961年原新田縣析出。1968年屬郴州地區,1994年屬郴州市。地處湘南中低山區中部,地形以山地為主。舂陵水自西南向東北流貫,支流甚多。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甘薯、玉米、花生、大豆為主,為全國八大產煙縣之一。林產有松、杉、油茶、楠竹。礦產有煤、鐵、銅、錳、鉛、鋅、銻、鉬、石墨等。工業有汽車修配、農機、化肥、棉織、釀酒、捲菸等廠。郴嘉窄軌鐵路經過縣境。公路有衡桂、郴道、桂臨、桂寧等幹線。舂陵水可通木船。紀念地有歐陽海烈士銅像。古蹟有宋建東塔。
詞語分解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交龍溪
即今四川重慶市渝北區東北之御臨河。《輿地紀勝》卷重慶府:交龍溪“在渝州東北二百八十里,入岷江。溪側有古木盤屈如交龍,故名”。《明史·地理志》 巴縣:“東南有丹溪,東北有交龍溪,俱流入大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桂陽縣歷史
猜你喜歡
呂母固的歷史解釋
在今山東日照市南。漢王廣女的歷史解釋
十六國時人。王廣仕於溫泉縣的歷史解釋
北魏改昌松縣置,為昌顛而不扶,安用彼相的歷史解釋
見危而不持,顛而不扶黑甜甜的歷史解釋
同黑甜。元馬致遠陳摶林霆的歷史解釋
字時隱,興化軍莆田今王蕃的歷史解釋
生卒三國吳廬江人,字錢允文的歷史解釋
宋嚴州淳安人。錢時侄南部新書的歷史解釋
書名。宋錢易撰。十卷遼義宗的歷史解釋
即耶律倍。焦千之的歷史解釋
宋焦陂人,寄居丹徒,輸心服意的歷史解釋
猶言真心順從。快心編副直監的歷史解釋
官名。北齊置,員二人朱得之的歷史解釋
明常州府靖江人,一作孔子墮三都的歷史解釋
孔子任魯司寇時,為抑七溪部的歷史解釋
又作七溪溪處部。宋大平恩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宣帝時封許廣漢為沖天翼的歷史解釋
源見一鳴驚人。比喻施大都生料庫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講武堂的歷史解釋
清末軍事學校。光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