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鎮
觀音閣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四川射洪縣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鎮。清光緒《射洪縣誌》卷2:觀音閣場在“縣(舊治在今金華鎮)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鄉。1984年改為太乙鎮。
(1)在湖南省漵浦縣中北部。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觀音閣,人口 1000。因昔有觀音庵,故名。1956年設觀音閣鄉,1958年屬觀音閣公社,1985年置鎮。主產稻,並產柑橘、西瓜、棉花、茶葉、木材。有煤、硫鐵等礦。有水電站、竹木加工廠、林場、茶場。設有圩場。湘黔鐵路經此設站。懷桃公路經此。(2)在廣東省博羅縣東北部。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觀音閣圩,人口 3650。清乾隆年間,在東江邊建埠鵝古寺,內供觀音塑像,故名觀音閣。鎮以閣得名。1953年設鎮,1958年設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復建鎮。地處東江中游北部,西南為丘陵,東南沿江為平原。主產稻、甘蔗,並產花生、甘薯、豆類等。有造船、榨糖、建材、爆竹、食品加工、竹器工藝品等廠。有公路西通楊村鎮接205國道。東江通輪船。
詞語分解
- 觀音的解釋 見;觀世音;詳細解釋即 觀世音 。 唐 時避 太宗 李世民 諱,省稱 觀音 。 唐 張說 《觀音菩薩像頌》:“我聞上古有聖人,心入羣有,身包大空,普觀一切音聲,其名曰 觀音 菩薩。” 宋 吳曾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西村市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四十里西村鎮。清同治《江西全省輿圖》卷:宜春縣西有西村。民國《宜春縣誌》卷:西村市“物產繁滋,戶口稠密,為西部貿易中心”。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觀音閣鎮歷史
猜你喜歡
耶律和尚的歷史解釋
字特抹,季父房後裔。南史的歷史解釋
官名。春秋齊置。太史滕德懋的歷史解釋
字思勉,吳今江蘇蘇州太常府的歷史解釋
晉及南朝時稱太常所居漆園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地名。史記莊子軍事善後委員會的歷史解釋
善後會議設定的專門委東寧省的歷史解釋
清康熙八年鄭成功子鄭存瑞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懷來縣西北部完顏允恭的歷史解釋
生卒金世宗第二子,本劉好禮的歷史解釋
生卒元汴梁祥符人,字建興縣的歷史解釋
三國吳置,屬臨賀郡。騎驢覓驢的歷史解釋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志義陵的歷史解釋
西漢哀帝劉欣的陵墓。李順的歷史解釋
生卒北魏趙郡平棘人,元從禁軍的歷史解釋
唐初禁軍名。簡稱元從韋廉臣的歷史解釋
英國倫敦布道會傳教士獨臂將軍的歷史解釋
毛 * 中國革命戰爭的畫地作獄的歷史解釋
同畫地為牢。漢劉向說龍焙監的歷史解釋
在今福建建甌市南一百永德的歷史解釋
生卒清人,覺羅氏,正
相關歷史
![觀音閣鎮_觀音閣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