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西溪

西溪

①當今江蘇東台市西南泰東河。《方輿紀要》卷23泰州西溪“西接運河,東通角斜河。一名晏溪,以宋晏殊嘗監西溪鹽倉也”。

②一名徽水。即今安徽寧國縣西南西津河,為水陽江上源。《方輿紀要》卷28寧國縣:西溪在“縣西五里。亦曰西津渡。源出籠叢山,北流合諸山溪之水,亦謂之徽水……至五河渡合於東溪,二溪上流皆淺澀,近縣境僅容小舫,合流而後,始可以航矣”。

③在今福建長汀縣西。《方輿紀要》卷98汀州府長汀縣:西溪在“府城西。源出府西北,地名大原,流經杉嶺,亦曰南拔溪。宋治平中,築城塹壕,砌石陂引水入焉。下流分二派,皆入於正溪(汀江)”。

④即今福建同安縣之西溪。《清一統志·泉州府》:西溪“在同安縣西門外。源出安溪縣西南山中,流入縣西北界,匯諸溪水,南抵西安橋為西溪。又繞縣南至銅魚橋,與東溪會,東南流入海”。

⑤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西溪。《清一統志·建寧府》:西溪“在崇安縣(今武夷山市)西北。亦名西北溪。源出分水嶺,東南流,合溫林、寮竹、觀音寨諸水,又至縣西北十里,支分為陳灣陂,又東經縣城北,與東溪合為大溪”。

⑥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鹹淳臨安志》卷36:“西溪在武林山之西。”《方輿紀要》卷90杭州府:西溪“絡以小河,又北匯餘杭塘,合於運河”。

⑦在今湖南衡山縣西。《方輿紀要》卷80衡山縣“茶陵江”條下:“又西溪在縣西二里,東入湘水。或謂之鯫溪。”

⑧在今廣西陽朔縣西。《方輿紀要》卷107陽朔縣:西溪“源出縣西北雲源山,曲折流達明珠洞前,入於桂江”。

⑨在今雲南瀘西縣城西。《方輿紀要》卷115廣西府:西溪“在城西。《志》雲,師宗州諸水多伏流於地,至阿廬山洞始出而為溪,流經府城西,環抱城南,與東溪合,下流入於矣邦池”。

⑩在今陝西華縣西南。為渭水南岸支流。《舊唐書·昭宗紀》:光化元年(898),車駕在華州,“帝幸西溪觀競渡”。


(1)水名。(1)又稱龍江。九龍江幹流之一。在福建省南部。源出博平嶺,流經龍巖、華安、南靖、漳州等市縣,至龍海市匯北溪後入廈門灣。長132千米,流域面積 3419 平方千米。下游建有大型水利工程。(2)在今陝西省華縣西。為渭水南岸支流。唐光化元年(898年)昭宗幸西溪,觀競渡,即此。(2)集鎮名。(1)在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北部。地處溪流西岸,故名。西溪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 1340。產稻、茶葉、兔毛、柑橘、油茶籽等。有雜木加工廠等。公路通麗水。(2)在浙江省慶元縣南部。龍溪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 1100。因溪得名。產稻、木材、茶葉、毛竹、香菇。有高嶺土礦。為崗西公路終點。(3)在江蘇省東台市西南部、三角圩河匯入泰東運河處的北岸。屬東台鎮。人口 3500。漢唐為煎鹽灶地,以其居海岸沙堤西側溪水畔得名。宋初設西溪鹽倉,晏殊曾監此,又名晏溪。產稻、小麥、棉花。有工藝美術品、船舶修造等廠。通班船、客車。自漢建東、西廣福寺,歷代建廟宇亭台甚多。1985年修復泰山寺,每年4月舉行廟會。沿河延伸。地下有兩層古街巷遺蹟。村西南有唐建海春軒塔。

西溪字典分解

西的解釋 西 xī 方向,太陽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對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嬪)

溪的解釋 溪 xī 山裡的小河溝,泛指小河溝:山溪。清溪。溪水。溪澗。溪谷。溪壑。 筆畫數:13;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3443554134

也學習下:西華縣【歷史地名】

西漢置,屬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華縣南。西晉初廢。永康元年(300)復置,屬潁川郡。東晉改屬陳郡。北齊廢。隋大業三年(607)改鴻溝縣復置,屬淮陽郡。治所即今西華縣。唐初廢。景雲元年(710)改箕城縣復置,屬陳州。清屬陳州府。民國初屬河南開封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 在河南省東部。屬周口市。面積 1194 平方千米。人口 90.5 萬。轄9鎮、10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春秋時為宋華氏之地,居

西溪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