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西道
唐方鎮名,簡稱淮西。至德元年 (756)置淮南西道節度使,治所在潁川郡 (今河南許昌市)。乾元元年 (758) 移治鄭州 (今河南鄭州市),次年移治壽州 (今安徽壽縣),上元二年 (761) 移治安州(今湖北安陸市),大曆八年 (773) 移治蔡州 (今河南汝南縣)。十一年 (776) 移治汴州 (今河南開封市),十四年 (779) 還治蔡州,建號淮寧軍。較長期領有申、光、蔡三州,約當今河南郾城、上蔡、新蔡以西,西平、遂平、確山、信陽以東地,轄境曾一度擴大。大曆後相繼為李希烈、吳少城、吳少陽、吳元濟等割據。至元和十二年 (817) 始為中央政府平定。十三年 (818) 廢。
即“淮西(2)”。
淮南西道字典分解
淮南的解釋 (1) [the middle part of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特指安徽的中部(2) [Huainan]∶安徽省的地
西道的解釋 (1).西邊的路。《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 車師王 之走 烏孫 也, 烏孫 留不遣。遣使上書:願留 車師王 ,備國有急,可從西道以擊 匈奴 。 漢 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