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縣
西漢置。高帝八年(前199)封張說為侯國,後為縣,屬北海郡。治所在今山東安丘市西南十二里。東漢建武五年(29)封張步為侯國,後為縣,屬北海國。西晉屬東莞郡,惠帝時於此置平昌郡。北魏屬平昌郡。北齊天保七年(556)省。隋大業二年(606)改牟山縣復置,屬高密郡。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市西北六十里鬥雞台。唐武德六年(623)移治昌安故城(今山東安丘市),屬密州。乾元二年(759)改輔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復名安丘縣。後唐同光初又改輔唐縣,後晉天福七年(942)改膠西縣。北宋開寶四年(971)復名安丘縣, 仍屬密州。明、清屬青州府。民國初屬山東膠東道。1925年改屬萊膠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94年改設安丘市。
古舊縣名。西漢置,治今山東省安丘市安丘鎮。屬北海郡。後歷有廢置。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縣境曾先後析置丘南、淮安、濰安等縣。1994年撤銷,改設安丘市。
安丘縣字典分解
安丘的解釋 複姓。 東漢 有 安丘望之 。見《後漢書·耿弇傳》。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