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城
即今福建晉江市西南安海鎮。本名灣海,唐安金藏之後連濟徙居於此,因易灣為安。《清一統志·泉州府》:安海城“在晉江縣西南六十里。古名灣海。宋初改名安海市。東曰舊市,西曰新市。海舶至州,遣吏榷稅於此。曰石井津。建炎四年置石井鎮。紹興二十六年海寇奄至,鎮官自鎮西偏循東北,築土城壘石為門備之。後圮。元置石井鎮巡司。明洪武二十年,徙司於同安之陳坑鎮。仍為商民輳集處。嘉靖三十七年倭亂,甃石拓城,周一千二十七丈,門四,水關大小八,設官軍戍守。亦曰安平鎮。三十八年、四十三年,倭寇屢來攻, 皆不能陷。萬曆三十四年移府通判駐此。後復舊。本朝雍正七年,以地為濱海扼要,仍移府通判駐焉。今改縣丞駐此”。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聞名國內的巨大橋樑工程——安平橋,俗名五里橋,即橫跨安海與南安水頭之間。
即今福建省晉江市西南濱海安海鎮。本名灣海,唐安金藏之後安連濟徙居於此,因易“灣”為“安”。宋初為安海市,東曰舊市,西稱新市,為海舶入泉州時官吏榷稅處。又名石井津。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置石井鎮。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築土城,防禦海寇,後圮。元置石井鎮巡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巡司,仍為商民輳集處。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以倭寇亂,甃石拓城,設兵戍守,亦曰安平鎮。萬曆末年後,更為明、清兩代泉州府通判或晉江縣丞駐所。建於南宋紹興八年、聞名國內的巨大橋樑工程——安平橋,即橫跨安海與南安縣水頭之間。
安海城字典分解
城國語字典 城 chéng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