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田峪長城
在北京市懷柔區城北20千米處的山巒嶺脊之上。這一帶長城以軍都山為屏障,是明代拱衛京師北門的重要防線,與居庸關、鎮邊城等關口構成一個完整的防衛體系。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任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都督兼薊鎮總兵,他加厚城牆,增築空心敵台,鞏固了北方的防務。慕田峪長城和敵台即當時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牆高5~7米,頂部馬道寬約4米;牆身兩側用條石壘砌,中間以亂石灰土堆填。頂部馬道兩側均有城磚砌築的垛牆,垛牆上有射孔。空心敵台高、寬一般均在12米左右,分上下二層。下層為室,上層建望亭。每座敵台最近距離不足50米。蜿蜒曲折的長城如同一條巨龍,游弋在綠色的群山之中。
慕田峪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