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鎮
即今黑龍江省克山縣西北六十五里西城鎮。民國《黑龍江志稿》卷2:克山縣“第四區轄一鎮:西城鎮”。
(1)在河北省陽原縣西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5.4萬。鎮人民政府駐西域,人口3.2萬。縣農貿中心。遼統和年間建,明洪武初廢,天順四年(1460年)復築東、西二城,此城居西,故名。歷為弘州及永寧、襄陰、襄陽、西寧縣治所。1954年設鎮,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鎮。地處河川。產玉米、糜黍、蔬菜。有陶瓷、製革、裘皮、造紙等廠及採礦業。大秦鐵路及宣大高速公路、109國道、陽蔚公路經此。城西北有烈士陵園。(2)在吉林省和龍市北部,瀕海蘭河。面積 1097 平方千米。人口1.3萬,多朝鮮族。鎮人民政府駐二道村,人口 2260。以鎮內西古城而名。1949年為西城區,1956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置鎮。1999年臥龍鄉併入。產稻、玉米及蘋果、梨。有農機、木材加工等廠。森林鐵路、松老公路經此。鎮東有唐渤海國中京顯德府遺址。(3)在黑龍江省克山縣中西部。面積175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西城,人口 3560。因處縣境西部得名。1930年設西城鎮,1938年改村。1946年改區,1952年改十區。1956年改西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鎮。主產玉米、大豆等。有農機修理、糧油加工等廠。公路通克山、北聯等地。(4)在福建省尤溪縣西部、青印溪西岸。面積342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七口,人口480。處城關西部,故名。1958年建團結農場,1962年改公社。1984年改團結鄉,1995年改置西城鎮。產茶葉、柑橘、香菇、松脂等。縣氣象站、良種場、農業科學研究所設此。有鋸木、農機修造等廠。福五公路經此。古蹟有千年古剎羅江寺。(5)在山東省棲霞市境西部。面積116.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馬嘶莊,人口 2600。因地處縣城西郊而得名。1949年為棲霞縣第十三區(馬疃區),1952年分屬二區(城關區)、四區(公山區)、八區(寺口區)。1956年分屬小莊、下馬家、任留、林家寨四鄉。1958年並鄉建小莊公社,1984年改置小莊鄉,1994年改建西城鎮。有旗桿山水庫。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盛產紅富士蘋果、板栗。有黃金選礦和玻璃製品、紙箱、水泥預製件、無壓鍋爐、木器、建築機械、繡花、刺繡等廠。文朱、路家萊公路經此。鎮北有馬家口革命烈士紀念碑。
西城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