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下馮遺址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山西夏東北四十里東下馮村北青龍河兩岸的台地上。總面積約25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1974—1979年進行發掘。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褐色土層,發現有漢唐瓦片和宋元瓷片;第三層為商代前期文化層,遺物與州二里崗有許多近似之處;第四層為東下馮類型文化層。東下馮類型的相對年代大致為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約當夏末初。對探索夏文化和研究商文化均有重要意義。

詞語分解

  • 東下的解釋 .東行。我國地勢西北方高,東南方低,故習慣稱東行為東下,與西上相對。《史記·淮陰侯列傳》:“ 常山王 背 項王 ,奉 項嬰 頭而竄,逃歸於 漢王 。 漢王 借兵而東下,殺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資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地名推薦:吳憾山

在今浙江德清縣東二十四里。《方輿紀要》卷德清縣“奉國城”條:“縣治西南一里吳憾山,亦曰城山。《城冢記》:昔吳王夫差憾越王傷其父,進軍伐之,築壘於此。”故名。 古山名。在今浙江省德清縣南。吳王夫差憾勾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東下馮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東下馮遺址_東下馮遺址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