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縣
①西漢置,屬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館陶縣(南館陶鎮)。《元和志》 卷16館陶縣: “陶丘在縣西北七里。……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 三國魏為陽平郡治。北周為屯州治。隋屬武陽郡。唐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移治今山東冠縣西北北館陶鎮。元屬濮州。明屬臨清州。清屬東昌府。民國初屬山東東臨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9年劃歸河北省,移治今館陶縣。
②南朝宋僑置,屬陽平郡。寄治無鹽縣 (今山東東平縣東南)。北魏移今寧陽縣境。
(1)古縣名。東晉僑置,治今安徽省固鎮縣境內。南朝齊廢。(2)今縣名。在河北省南部、衛河西岸,東鄰山東省。屬邯鄲市。面積456平方千米。人口29.3萬。轄4鎮、4鄉。縣人民政府駐館陶鎮。以城西北7里有陶丘,趙國在其側設館得名。西漢置館陶縣,治南館陶(今治),屬魏郡。《元和郡縣志》魏州館陶縣:“陶丘在縣西北七里。《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三國魏屬陽平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屬屯州。隋大業二年(606年)徙治今北館陶,屬魏州,三年改屬武陽郡。唐先後屬屯州、魏州、魏郡、魏州。大曆七年(772年)改名永濟縣,旋復名館陶。宋、金屬大名府。元屬東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縣,旋復置,屬山東省布政使司東昌府。弘治二年(1489年)改屬臨清州。清屬東昌府。1912年屬濟西道,1914年改屬東臨道。1928年直隸山東省。1937年屬山東省聊城專區。1949年屬河北省邯鄲專區,縣治遷今址。1952年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1958年併入冠縣,1961年復設館陶縣。1965年衛運河以東部分併入冠縣、臨清縣,館陶縣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3年改屬邯鄲市。地處河北平原南端,地勢平坦。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農產小麥、玉米、棉花。有機械、釀酒、造紙、輕化等工業。邯館、濟館鐵路,106、309國道,邯館等公路經縣境。古蹟有漢駙馬墓。
館陶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