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鎮
①即今吉林永吉縣西南雙河鎮。《吉林鄉土志》:雙河鎮“東有倒木河,西有西大河,二川相抱,交會於鎮北。自清同治初年,始有人來此領荒開墾,其後住戶日益稠密,商賈雲集,乃成村落。因命名為雙河鎮”。
②清置,屬綏化府。即今黑龍江省綏化市東北雙河鎮。《清史稿·地理志》 綏化府:官商路“東北雙河鎮達鐵山包”。清光緒《吉林全省地輿圖》:黑龍江省綏化府北有雙河鎮。民國熊知白《東北縣治紀要》黑龍江省綏化縣:“縣屬雙河鎮,距縣市七十里,慶城縣五十里。”
③即今黑龍江嘉蔭縣西北雙河鎮。1947年東北革命根據地置雙河縣治此。
④在今河南淅川縣南丹江水庫內。清鹹豐《淅川廳志》卷1:雙河鎮“即丹、淅二水交會處。道光十三年被水後。市集遂衰”。
(1)在吉林省永吉縣西南部。面積316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6170。因處倒木河、取柴河交匯處,故名。1949年為雙河區,1953年析置雙河鎮。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置鎮。主產玉米、大豆、稻。有水泥、機械等廠。瀋吉鐵路、202國道經此。(2)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東北部。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村,人口4050。因地處呼蘭、諾敏河之間,故名。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雙河區,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鄉,1984年改鎮。產玉米、大豆、稻、甜菜等。有釀酒、糧油加工、建材等廠。公路通綏化、四方台等地。(3)在黑龍江省勃利縣西北部。面積375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太陽升村,人口2020。1927年稱雙河堡,1933年設雙河鎮,後稱雙河村。1951年屬勃利縣第三區。1956年設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產玉米、大豆、烤菸、亞麻等,是縣西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有亞麻加工、採煤等廠。通公路。(4)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東南部。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4.4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1.5萬。因處雙河合流口得名。1950年置鎮,1958年建公社,1979年復置雙河鎮。1992年九十鋪、新塘二鄉併入。主產稻、小麥、油菜籽等。盛產魚類。有茶林業、養殖業。有輪窯、豬鬃、羽毛加工、食品加工、服裝刺繡、造紙、印刷等廠。有公路至椿樹鎮接楊桃公路。豐樂河水運終點。(5)在安徽省金寨縣西部偏中、雙河東岸、梅山水庫西北側。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2000。因處黃龍河與九房河交會處得名。1951年設雙河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59年改為雙河公社,1984年置鎮。1992年與黃龍鄉合併置黃龍鎮,1993年復置雙河鎮。主產稻、小麥。有蠶桑業。有制茶、繅絲、磚瓦、農機修配等廠。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有傳統的雙河廟會。梅南、雙三公路交會於此。梅山水庫通小輪。(6)在湖北省鍾祥市西北部。面積235平方千米。人口4.7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口。人口9080。因羅鐵溝和象河在此交匯而得名。解放初為雙河區,1951年為第四區。1958年為雙河公社,1984年設鎮。主產稻,兼種油菜籽、棉花。有磷肥、氮肥、水泥、磚瓦、農機、建材、糧食加工等廠。荊州鋁廠、江北鑄造廠駐此。是市西北部土特產和大米集散地。焦柳鐵路、207國道、郢胡公路經此。(7)在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西南部。面積176平方千米。人口2.6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3900。因處溳水、謝家沖溪會合處,故名。1948年屬洪山縣。1955年屬隨縣洪山區。1958年屬洪山公社。1987年由洪山鎮析置雙河鄉。1996年改為雙河鎮。溳水經境。主產稻、小麥、棉花,盛產茶葉、三黃雞,還有木梓、油桐等特產。有磚瓦、釀酒、糧油加工等廠。隨宜公路經此。1947年,江漢軍區司令部與江漢工學曾設此。(8)在重慶市榮昌縣南部。面積88.6平方千米。人口6.6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場,人口2.1萬。因地處兩條河匯流處得名。光緒年間為雙河場。1930年置雙河鄉。1958年改雙河公社。1985年建鎮。1993年千佛鄉併入。2001年治安鄉及原昌元鎮所轄的益民機械廠家屬委員會和永榮礦務局雙河煤礦的長嶺、新建村、羅家灣、許家溝、河壩村六個家屬委員會併入。產稻、小麥、玉米、甘薯及茶葉、柑橘、蔬菜等。工業有採煤、建材、陶瓷、釀酒、飼料等廠礦。是縣內榮昌良種白豬集散地。礦區鐵路專線在此與榮瀘公路相交。(9)在四川省華鎣市中部偏北。市人民政府駐地。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8.8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3.2萬。以位於清溪、白崖兩河交匯處,故名。1949年為雙河鄉,屬廣安縣。1958年改公社。1978年改屬華雲工農區。1984年置鎮。1985年置華鎣市,為市治。1992年華龍鄉和古橋鄉、侗堡鄉部分村併入。產豆類、油菜籽、水果、蔬菜。有煤、石灰石、鐵等礦。有水泥、採煤、食品加工、釀酒、化工、陶瓷等企業。為市新興工業城鎮、商貿集中地。襄渝鐵路、溪廣前鋒公路經此。古蹟有安西墓、女兒墳。有望晶公園、濱河公園。(10)在四川省江油市中部。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口,人口2000。因蔣家溪與蒲溪匯於場西,故名。1950年為雙河口鄉。1958年為雙河口公社,1981年更為雙河公社。1983年改為雙河鄉,1992年置鎮。有磚瓦、糧食加工、皮鞋等廠。寶成鐵路、中雁公路經此。(11)在四川省資中縣南部。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1800。清末建場,陶器生產歷史悠久,清代曾為貢品。因有兩條小河在此匯合,故名。1949年為雙河鄉,1958年改雙河公社,1984年復名雙河鄉,1992年置雙河鎮。上馬門鄉、石家沖鄉併入。主產花生、油菜籽、茶葉、蠶繭、柑橘、生豬等。礦產有煤、鹽滷、石灰石等。有採煤、化工、土陶、鑄造、石灰、農機、鐵器修配等企業。雙河鹽廠駐此。資威公路經此。(12)在四川省長寧縣南部。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3000。因東溪與淯水河交匯於此,故名。1992年並淯水、上西、龍頭、犁頭四鄉置雙河鎮。1994年龍頭鄉析出。產木材、竹材、中藥材、花生、芝麻。有磷、煤、硫鐵、白雲石、大理石、鹽、銀等礦。有磷肥、採礦、農機、竹編、糧油加工、運輸、食品、紅茶等廠及小水電。為縣南農副產品主要集散地。長興、高興公路經此。(13)在四川省宣漢縣西部。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人口1820。明末建場,因大巴河與後巴河匯流於此,故名。1949年為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5年置鎮。產油桐、菸葉、蠶繭。有糧油加工、釀造、建築、自來水、塑膠、農機修配、印刷等業。為縣西北農副產品集散地。襄渝鐵路縱貫鎮境,漢渝公路、渠雙公路、達白公路境內交匯。名勝有香爐山,紀念地有中共綏定道委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1933年宣漢縣蘇維埃政府遺址、紅九軍二十五師駐地遺址等。(14)在陝西省旬陽縣東北部。面積172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雙河口,人口1920。地處潘家河入西岔河處,故名。1949年設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雙鎮鄉。1996年與潘家鄉合併設雙河鎮。主產玉米、小麥、稻,盛產油桐、蠶繭、生漆、核桃、板栗、烤菸、芝麻及木材。有農場、林場、茶場、桑場。礦產有銅、汞等。有綜合加工、糧油加工、火紙、冬粉等廠。有公路通蜀河鎮。
雙河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