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州
隋開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海寧縣 (後改為休寧縣,今安徽休寧縣東十里萬安鎮)。《寰宇記》 卷104歙州: “以漢舊縣為郡之名。” 大業三年(607) 改為新安郡。隋末移治歙縣 (今安徽歙縣)。唐武德四年 (621) 復為歙州,治所仍在歙縣。天寶元年 (742) 改為新安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為歙州。轄境相當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縣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名徽州。隋末汪華、唐方清、宋方臘等曾起義於此。
隋開皇九年(589年)置,治海寧縣(今安徽休寧縣東萬安)。大業三年(607年)改為新安郡,十三年移治歙縣(今安徽歙縣)。轄境相當今安徽省歙縣、績溪、黟縣、休寧、祁門等縣和黃山市部分地及江西省婺源縣地。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為歙州,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為徽州。隋末汪華、唐方清、宋方臘皆曾起義於此。
歙州字典分解
歙的解釋 歙 xī 收斂,吸進:“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古同“翕”,和洽。 歙 shè 〔歙縣〕地名,在中國安徽省。簡稱“歙”,如“歙硯”。 筆畫數:16; 部首: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