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
在四川省南部。面積2萬平方千米(市轄區2514平方千米)。人口347.6萬(市轄區113.1萬)。轄市中、五通橋、沙灣、金口河4區,犍為、井研、夾江、沐川4縣,峨邊、馬邊2彝族自治縣,代管峨眉山市。市人民政府駐市中區。取岷江對岸“至樂山”為名。漢置南安縣,屬犍為郡。東漢為犍為郡治。南朝齊後廢。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平羌郡和平羌縣。次年於此置青州,宣政初改青州名嘉州。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平羌郡,改平羌縣為峨眉縣;九年改為青衣縣,十年又改為龍游縣。大業二年(606年)並嘉州入眉州,三年置眉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眉山郡為嘉州。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升嘉州為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嘉定府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復為嘉定府;九年降為州,龍游縣省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為府,置樂山縣為府治。1913年廢府為樂山縣,屬上川南道。1914年屬建昌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1950年置樂山專區,隸川南行署區。1951年析犍為、樂山兩縣地建五通橋市。1952年復屬四川省。1953年眉山專區撤銷,轄縣眉山、夾江、洪雅、彭山、青神、丹稜劃入。1958年仁壽縣自內江專區劃入。1959年五通橋市改為區。1968年改樂山專區為地區。1978年涼山州峨邊、馬邊二彝族自治縣劃入,析峨邊縣地建金口河工農示範區(縣級),1979年改金口河工農區。1979年樂山縣、五通橋區合置為樂山市(縣級)。1985年樂山地區和縣級樂山市撤銷,改設地級樂山市。原樂山市改名市中區,析建沙灣、五通橋二區。金口河工農區改名金口河區。1988年峨眉縣改置峨眉山市。1997年劃仁壽、眉山、洪雅、彭山、青神、丹稜六縣歸眉山地區。地處四川盆地西南,東接盆中丘陵,北連成都平原,西南依川西南山地。岷江自北入,右納思蒙河、大渡河(青衣江匯入)、馬邊河、沐川河,左接茫溪河,東南流出境。大渡河上建有龔嘴水電站、銅街子水電站。江河沿岸連續分布寬闊沖積平壩,因稱“眉嘉平原”。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馬邊彝族自治縣大風頂自然保護區有大熊貓、大鯢、長尾雉等珍稀品種。農產有稻、小麥、玉米、油菜籽、棉花、菸草,產柑桔、油桐、蠶繭、白蠟等。紫膠產量占全省80%。淡水魚類以長吻鮠(江團)最珍貴。“峨蕊”、“竹葉青”為飲譽名茶。礦產有磷、鈣、石膏、石灰石、煤、鐵、銅等。有機械、電子、化學、輕紡、醫藥、建材、電力、煤炭、食品等工業。鐵路機車、油井水泥、絕緣紙、新聞紙、嘉定大綢、雷射泵等產品著名。宣紙、豬鬃、生絲、抗生素、單晶矽等歷為外銷產品。成昆鐵路經此。內峨、五新等幹線公路經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樂山大佛、凌雲寺、烏尤寺、離堆和峨眉山、眉山三蘇祠、夾江千佛岩、彭山仙女山、青神中岩寺等。峨眉山—樂山大佛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樂山市字典分解
樂山的解釋 愛好山。《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朱熹 集註:“樂,喜好也。”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詩之一:“乘此樂山性,重以遠遊情。
市國語字典 市 sh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