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
藍田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戰國秦獻公六年 (前379) 置,治所在今陝西藍田縣西三十里。《元和志》 卷1藍田縣: “按《周禮》,‘玉之美者曰球,其次為藍’,蓋以縣出美玉,故曰藍田。” 秦屬內史。漢屬京兆尹。晉屬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省入霸城縣。太和十一年 (487) 復置。北周閔帝元年 (557) 為藍田郡治。建德二年 (573) 郡廢。縣治遷於嶢柳城 (今藍田縣)。隋屬京兆郡。唐屬京兆府。元屬奉元路。明屬西安府。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②南朝宋大明元年 (457) 僑置,屬華山僑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陽縣南境。西魏廢。
(1)舊縣名。1952年2月析湘鄉、安化、邵陽三縣各一部置,治藍田鎮(今湖南漣源市藍田辦事處)。以鎮名縣。同年10月改名漣源縣。(2)今縣名。在陝西省中部、秦嶺北麓。屬西安市。面積1977平方千米。人口63.2萬。轄12鎮、12鄉。縣人民政府駐藍關鎮。秦獻公六年(前379年)於今縣西始置藍田縣。縣東南有藍田山,以山產美玉得名。《太平寰宇記》:“山出美玉。《周禮》注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藍。’蓋以縣出美玉,故名藍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藍田入霸城縣;太和十一年(487年)復置,屬京兆郡。北周孝閔帝二年(558年)升藍田為郡,並於今馬樓西和縣西白鹿原上置玉山、白鹿二縣。建德二年(573年)廢二縣並降藍田郡為縣,移縣治於嶢柳城(即今藍關鎮)。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白鹿縣,次年更名寧民縣。三年復置玉山縣,治今玉山鎮。貞觀元年(627年)省寧民、玉山二縣入藍田縣,屬京兆府。明、清屬西安府。1913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省。1949年屬渭南分區,1950年屬渭南專區。1956年直屬陝西省,1958年屬西安市。1961年屬渭南專區,1969年屬渭南地區,1983年又屬西安市。地處秦嶺山地、關中盆地過渡區。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主產小麥、玉米、豆類和棉花。為西安市肉食基地。工業有機械、建材、食品、木材加工、玉石製作等。西界公路經此。葛牌、藍橋、紅門寺、玉川、草坪和灞源、張家坪、九間房等鄉鎮分別為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名勝古蹟有湯峪溫泉、悟真寺、七盤嶺古道遺址、輞川王維別墅遺址和陳家窩藍田猿人遺址。
詞語分解
- 藍田的解釋 陝西省西安市轄的縣。位於渭河平原南沿,人口萬。為;藍田猿人;骨化石發現地詳細解釋.縣名。在 陝西省 渭河平原 南緣、 秦嶺 北麓、 渭河 支流 灞河 上游。 秦 置縣,以產美玉聞名。 漢 班固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東汶河
又稱汶河。在山東省南部蒙陰、沂南縣境。沂河主要支流。有兩源,北源出蒙陰縣城北與新泰市交界處的聚糧山東麓,南源出蒙陰縣西與平邑縣交界處的青山。兩源於常路龍崗埠附近匯合,曲折東南流,納梓河,至沂南縣城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藍田縣歷史
猜你喜歡
王子城父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齊國人。惠公時劉表的歷史解釋
生卒東漢末山陽高平人月暈主風的歷史解釋
田家五行雜占論月月暈百牙山的歷史解釋
一作白牙山。在今安徽寸而度之至丈必差的歷史解釋
用寸為單位量物,到丈山東的歷史解釋
地區名。戰國秦漢時代牟家壩的歷史解釋
即今陝西南鄭縣東南牟金友玉昆的歷史解釋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滕城的歷史解釋
源見滕公佳城。美稱墳猿臂善射的歷史解釋
謂李廣射技高超。清魏海陵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東省陽江市南海頭塘的歷史解釋
村名。在雲南省普洱哈泣楚玉的歷史解釋
同泣玉。唐孟郊鴉路溪磨盤洲市的歷史解釋
即今湖北松滋縣南十四隱靜山的歷史解釋
又名五華山五峰山。在宋才潘面的歷史解釋
宋玉的才華,潘岳的容委署護軍校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朝八旗護軍營東靖邊縣的歷史解釋
即年西北革命根據地析烏金塘水庫的歷史解釋
在遼寧省西南部葫蘆島長房縮地的歷史解釋
晉葛洪神仙傳壺公載東
相關歷史
![藍田縣_藍田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