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
東海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秦置,治所在郯縣(今山東郯城縣北門外)。楚、漢之際為郯郡,西漢仍為東海郡。轄境相當今山東費縣、臨沂市和江蘇贛榆以南, 山東棗莊市、江蘇邳縣以東和江蘇宿遷、灌南以北地區。東漢以後屬徐州,縮小。三國魏黃國中改東海國,西晉復為東海郡。南齊移治漣口縣(今江蘇漣水縣),後改北東海郡。
②東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之北境僑置,治所在今江蘇常熟市北。穆帝永和中改為南東海郡。移治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梁天監元年(502)改為南蘭陵郡。陳永定二年(558)復曰東海郡。隋開皇九年(589)廢入常熟縣。
③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僑置,治所在襄賁縣(今江蘇漣水縣北)。齊改名北東海郡。
④北魏置,治所在今江蘇新沂市南㟃峿鎮。南朝梁武帝時改為北海郡。
⑤東魏武定七年(549)改北海郡置,治所在安流縣(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轄境相當今江蘇連雲港市雲台山一帶。隋開皇初廢。
⑥隋大業初改海州置,治所在朐山縣(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轄境相當今江蘇東海、沭陽、漣水等縣以東、淮河以北地區。唐武德四年(621)復改海州。天寶元年(742)又改為東海郡,轄境南部縮小。乾元元年(758)復為海州。
(1)秦置,楚、漢之際也稱郯郡,治郯縣(今山東郯城縣北)。西漢轄境相當今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和江蘇省贛榆縣以南,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邳州市以東,江蘇省宿遷市、灌南縣以北地區。東漢以後縮小。南朝齊移治連口(今江蘇漣水縣),並改名北東海郡。(2)東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今江蘇常熟市)北境僑置。屬徐州。永和中移治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名南東海郡。(3)北魏置,治㟃峿戍(今江蘇宿遷市北垌鎮)。屬徐州。南朝梁廢。(4)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僑置,治今江蘇省漣水縣。北齊改名北東海郡。(5)東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北海郡置。治安流縣(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屬海州。轄境相當今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一帶。隋開皇初廢。大業初改海州復置,治朐山縣(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轄境相當今江蘇省東海、沭陽、漣水等縣以東,淮水以北地區。唐初改為海州,天寶、至德時又曾復改東海郡。
詞語分解
- 東海的解釋 ∶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泛指東方的大海詳細解釋.海名。所指因時而異。大抵 先秦 時代多指今之 黃海 ; 秦
- 郡的字典解釋 郡 ù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大洛城
在今內蒙古清水河縣西南窯溝鄉下城灣古城。《魏書·太宗紀》:永興三年,詔“尉古真統兵五千,鎮西境太洛城”。《方輿紀要》卷朔州:駱城“在州北。漢置駱縣,屬定襄郡。後漢末廢。俗謂之大洛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東海郡歷史
猜你喜歡
徐敬的歷史解釋
明江西清江人,字敬仲崇福司丞的歷史解釋
官名。元置,為崇福司鉤陳的歷史解釋
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假痴不癲的歷史解釋
三十六計第二十七計當北子礁的歷史解釋
即今南海中中國南沙群湘鄉牛形山戰國墓的歷史解釋
戰國中期楚國墓葬。位納言將軍的歷史解釋
雜號將軍名,王莽置。潭峨縣的歷史解釋
唐武德四年析信義縣置錢恂的歷史解釋
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歷史解釋
書名。或稱大慈恩寺三十二軍的歷史解釋
隋大業中置左右十二軍哀牢的歷史解釋
古國名。在今雲南西部鄭州的歷史解釋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苟延殘喘的歷史解釋
苟延勉強延續。殘喘臨呂乂的歷史解釋
生卒三國蜀南陽人,字鄉隅而泣的歷史解釋
參見向隅而泣見向隅而晉武公的歷史解釋
即曲沃武公。臨縣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二年降臨州置,龍門石窟的歷史解釋
我國著名石窟。亦稱伊縠州的歷史解釋
即谷州。在今浙江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