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瓠城
一作懸壺城。即今河南汝南縣治。《水經·汝水注》: “汝水又東徑懸瓠城北。……形如垂瓠。” 故名。東晉、南北朝時,為南北軍事要地。東晉為汝南郡治。南朝宋又為上蔡縣治。隋、唐置豫州及蔡州於此。大曆八年 (773) 為淮西節度治所。李希烈、吳元濟等相繼割據於此。《新唐書·李愬傳》:元和十二年 (817),李愬雪夜襲蔡州,入 “懸瓠城”,生擒吳元濟。即此。
又作懸壺城。即今河南省汝南縣。東晉、南北朝時為南北軍事要地,置重兵戍守於此。隋、唐為蔡州治所,大曆後又為淮西節度使治所。李希烈、吳元濟等先後據此。《新唐書·李愬傳》: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入懸瓠城擒吳元濟”,即此。
懸瓠城字典分解
懸瓠的解釋 古城名。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 隋 唐 為 蔡州 治所。 唐憲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進軍,擒 吳元濟 於此。後泛指擒敵之處。 清 趙翼
城國語字典 城 chéng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